草原是维持吉林西部生态平衡的基本主体和重要依托,是保障吉林经济持续发展的天然屏障。实施西部治碱工程是建设生态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形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严峻生态环境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治碱工程是草原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前,全市共有草原895万亩,占总幅员面积的1/4。其中,盐碱化草原45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4.2%。按照盐碱化程度划分,轻度盐碱化草原13万亩,占盐碱化草原的2.97%,中度盐碱化草原303万亩,占盐碱化草原的67.33%,重度盐碱化草原134万亩,占盐碱化草原的29.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已成过去,大部分草原变得碱斑累累。如果任其恶化,在不久的将来,生存环境将不堪设想。
草原的生态环保作用表现在多方面,包括涵养水源、增加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保存生物的多样性等等。草原是强有力的环境调节器,据有关资料反映,草地比裸露地能降低夏温5摄氏度左右,能有效提高冬温6摄氏度左右;草原植被可遮挡降雨、避免暴雨直接冲刷地面,有效减少径流,可以拦截泥沙80%左右;还有利于形成积雨云,营造小气候。只有"三化"草原得到治理和改善,全省的生态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提高,生态农业建设才有了重要基础和支撑。因此,抓生态省建设,首先从西部治碱工程建设入手,这个决策是科学的,效果更是显著的。
治碱工程和恢复植被的有效途径
几年来,我们严格按照《松原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和《松原市盐碱地综合治理规划》的要求,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综合利用各种治理措施,全市的盐碱化草原治理收到较好成效。
首先是采取围栏封育的方法进行治理。把盐碱化草原划分为若干个区块,实行围栏管护,使其自然恢复植被,效果十分明显,草层高度、植被密度,产草量等指标,都有较大提高。这种办法投资少、见效快,是我们当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截止到2003年,全市共围栏草原17万公顷,围栏全长280万延长米,治理区块内平均草层高度提高了15厘米,植被密度提高了17%,产草量提高30%。全市初步治理草原面积累计达到20万公顷。
其次是采取开沟降碱的方法进行治理。将盐碱地按50~100公顷修台条田,周边挖沟,同时建设完善顺畅的灌排系统,实现旱能灌,涝能排,通过降水降碱,洗盐洗碱,土壤盐碱基本排除。去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修建了6个台条田,结果发现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重度碱化草原。
还要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种植模式进行治理。对重度盐碱化草原,通过种植柽柳、枸杞、四翅滨黎、白林3号杨等优质抗旱耐碱树种,可以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碱茅草治碱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在长岭、乾安两县建设了1.5万公顷的碱茅草实验基地,现已初见成效,碱茅草平均高50厘米,盖度达到90%以上。通过种植碱茅使土壤含碱的水份下沉,达到了土壤表层含碱量下降的目的。
此外要采取生物药剂的方法进行治理。采用北京北农康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生根粉"、"康地宝"等生物药剂,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保土、保水能力,降低土壤盐碱性。去年10月,我们在乾安县才字乡、仙字乡、狼牙坝等三块盐碱化程度不同的地块进行了试验。
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全市一类草原达到8.3万公顷,二类草原达到13万公顷,分别比2000年增加8000公顷和1.2万公顷,三类草原31.7万公顷,比2000年减少两万公顷。
治碱工程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实施西部治碱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去实施、去完成。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认真处理好畜牧业发展与草场保护的关系,全面推行禁牧舍饲。依靠放牧散养发展畜牧业已经没有希望,牧业要在数量、规模、质量上实现质的突破,必须全面推行禁牧舍饲。要加快品种改良,解决好"种"的问题。要扩大饲料种植面积,抓好玉米秸的青黄贮工作,解决好饲料问题。要加强牧业小区建设,实现规模养殖,解决散养问题。2003年,松原市结合推行禁牧舍饲,引进了适于舍饲的牛羊品种,同时选育了耐粗饲、耐严寒等地方品种。种植青贮玉米面积55万亩,加工利用玉米粗饲料380万吨;新建标准牧业小区175个,达到省级标准的达到35个。
(二)进一步强化保护措施,加大综合执法力度。由于禁牧相应配套措施不到位,经常发生农民破坏围栏进入草场放牧的现象。草原实施围栏封育后,管护的任务很重。因此,要加大对草原管护的执法力度,重点加大对围栏、草原灌溉井等基础设施的管护,坚决杜绝一边建设一边破坏现象的发生。
(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为治碱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要高薪聘请市内外专家,成立草原建设专家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草原生态建设的项目评审、设计方案、技术指导、成果鉴定等工作。要加强与省内外教学、科研单位的合作,抓好科技实验示范,继续搞好"以稻治碱"、"银莓"、碱茅试验、推广。
(四)认真解决好权属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草原权属是治理盐碱化草原中最关键的环节。对盐碱化较重,没有人承包经营的草原,由政府投资进行治理。项目建成后,政府主管部门向社会进行有偿发包。对草原植被较好的草原,采取股份合作制的方式经营,做到"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对已经承包经营的草原,在不改变使用权的前提下,增加生态建设的义务,提高草场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