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什么、发展什么,关健是市场的导向和利益驱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近年来农产品持续低迷,传统种养业效益明显下降,与此对应的是社会对木材需求急剧增长,木材价格不断上升。为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生产力,优化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国家颁布实施了“退耕还林、速生丰产用材林”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这是全面贯彻落实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实践 “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
六大林业工程在本世纪前10年将造林11.4亿亩,工程总投资将达几千亿元。其投资之巨、建设规模之大、覆盖面之广都是空前的。我市应发挥地域优势,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增支。如何与国家产业政策对接,特别是如何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和种植粮食、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的合理搭配,促进农业长短结合,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改变生态环境,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做出重大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速生丰产林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北海市是广西滨海平原地市,由于地处北部湾畔,自然灾害频繁,强风、暴雨、干旱常年发生,但现有的脆弱的生态基础尚不足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适地采用不同的造林模型种植速生丰产林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防风固沙、遏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剂降雨时空分布,优化生态环境,保证农作物旱涝保收,促进农业发展。同时大面积的森林可减少陆地迳流、内陆地带的有机物和污染物,提高海水养殖的质量品质。茂密的森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会成为北海生态旅游的另一亮点,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届时,清澈的海水、洁白的沙滩、明媚的阳光、碧绿的青山、清新的空气和肥美的海鲜食品是北海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金钥匙,是吸引八方投资的有利条件,也是构建北海西南出海通道整体形象不可缺少的画笔。
种植速生丰产用材林,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在林业用地营造桉树或相思树为例,3年内每亩投入430元,其中:种苗和肥料费约230元,其余均为炼山、挖坑、施基肥、抚育等人工费,可转化为农民务工收入。6年采伐得木材7.2立方米,按目前市场售价245元/立方米计算,可得纯收入1764元。
苏北属于江苏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区,受苏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增强。从1999年起,林业部门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引导农民把用于荒山、四旁、农田防护的杨树从沟渠路旁、农田林网、滩涂、逐步向农田扩张,使杨树速生林的培育和相关的木材加工产业逐步扮演起平原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角。其基本思路和作法为:在农田大株行距林农套种,合理搭配,长短结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使经济最大化。基本模式为大株行距、大坑林粮间作,一亩地种植11株杨树,11年后采伐,每株树蓄积1立方米,仅杨树一项每年就给农民带来收入500多元,远远高于种粮收入。加之大株行距、沉坑间作,头4-5年林下作物生长受影响较小,而种粮的精耕细作反之却以耕代抚、代水、代肥,极大的促进林木生长,同时林木后期基本不需要投入,实现农民种植结构的长短结合和收益的长短结合。以沐阳县为例,粮田(一麦一稻)、杨树-大棚蔬菜、杨树-食用菌、杨树――般蔬菜纯收入分别为370、3150、5000、1100元/亩。物质利益的驱动,使广大农民精打细算,在实践摸索总结出前3-5年套种一些矮杆、肥田、非攀缘的农作物;林地郁闭后,种植生姜、蘑菇等耐阴的经济作物或放养猪、羊、鹅、鸭;水塘养鱼、虾、蟹等林-粮、林-棉、林-双油(花生、油菜)、林-瓜、林-草、林-牧、林-菌等二十多种模式,使杨树产业成为苏北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我区平果县果化镇龙色村在大石山上营造任豆树,通过还林兴牧,人均收入近2000元,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百色、柳州、玉林等地市速丰林面积已达10万公顷以上,东门、高峰、博白林场等速生丰产林已达到规模经营,陆川、邕宁等县种植已成气候。
二、速生丰产林的木材市场稳定
2001年,我国纸张总消费量3683万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29公斤,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造纸所需木浆用量690万吨,比2000年535万吨增长29%。伴随着木浆用量的增长,2001年进口各类商品纸浆490万吨,较上年增长46.6%,林纸产品已和石油成为我国最大的外汇用户。
林产品的巨大市场吸引着国内外投资商的目光,广西自治区计划在“十五”期间力争木浆生产能力达116万吨,新增80万吨;人造板生产能力达110万立方米,新增60万立方米,拉直营林、制浆、造纸产业链条,形成营林、人造板加工一体化产业体系。预计两项年产值达74亿元,新增各种税费10亿元。自治区林业局已作出规划,“十五”期间发展速生丰产林66.6万公顷,平均每年以13.3万公顷的速度向前推进,实现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经营,满足制浆造纸和人造板对木材的需要,同时还出口木片创汇,使速生丰产林成为广西区又一支柱产业。
近日“广西林纸一体化工程――年产60万吨化学木浆项目原料林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有关专家预审,该项目投资约18亿元,从今年开始实施,范围涉及31个县和8个区直属林场,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60万吨化学木浆所需木材。
拟在钦州建设的年产60万吨纸浆厂,年需木材270万立方米以上,广西高峰林场计划在北海建设的年产30万立方米人造板生产线,年需木材54万立方米,为北海发展速生丰产林产业提供了契机。但木材加工企业和林木资源互为前提,没有足够多的林木资源,纸浆厂和人造板厂这两只吃木材的“老虎”只能逡巡不敢落足。
营造速生丰产林是实施“把市场交给企业,把资源交给农民,实现产供销紧密结合,公司+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三、北海市存在发展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的优势
北海市现有宜林地161.4万亩,其中:有林地120万亩,疏林地1万亩,灌木林地16.8万亩,荒地4万亩,无立木林地19.6万亩。加之退耕还林及可套种的农田,完全可以解决发展速生丰产林的林地。钦廉林场和北海市林业局有培育优质种苗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有管理服务(信息、技术、病害防治等)的能力,在政策、资金配合下,北海市可建成80――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构筑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四、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做好速生丰产林这篇大文章
1、用好、用足发展速生丰产林的优惠政策,营造出发展速生丰产林产业的宽松环境。林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必须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才能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按目前统一规定,木材生产有育林基金、维简费、更改资金和农业特产税,占木材销售售价的40%。近日,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降低速生丰产林采伐税费标准,优先满足速生林采伐指标,各级政府以贷款贴息形式,加快速生丰产林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2、灵活运用税费杠杆。市政府应着眼减少林业税费征收,让利于民,使速生丰产林资源培育不断加快,产业快速壮大。少一分税金,务林者就多获一分利润,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政策的优惠会刺激速生丰产林的快速扩张,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基数扩大了,林业部门的收费将会增加,地方的税收随着速生丰产林产业发展而有较大增长,同时,育苗、造林、运输、木材加工等产业链条还会不断延伸,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尝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发展速生丰产林增添活力。本着解放思想,多制并举的原则,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林业投入、管理和分配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产权制度。通过对国有、集体林地向社会拍卖、招租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允许产权明析、经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后的林地和活立木作贷款抵押、拍卖、转让,打破行业、区域局限,调动企业、部门和农民投资速生丰产林的积极性,实现与林业发展机制的对接。
4.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速生丰产林造林补助,对于获得国家政策性贷款的速生丰产林项目,在自治区按年利息额的30%贴息的同时,也给予10%-20%的贴息。
5、简化速生丰产林项目审批和评估程序,要引导农民变以往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高林业科技含量,降低投入产出比。执行中要适地适树,选用优质种源,壮苗造林,加大扶育力度,作到高投入,高产出。
6、强化宏观调控和市场分析预测。市场需求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林木资源培育要有一个较长时间,有较大的滞后性。有关部门要发挥政府职能,编制好产业发展规划,协调好产业政策,抓好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各方面专业人员,为企业和林农提供市场信息为主的各项服务,树立市场的变化,确保速生丰产林种植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