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小梁     提问时间: 2005/11/9 17:25:08
问题:
 
专家,请教您中国全国的森林分布状况,木材市场供需状况,请问有没有这样的书籍可以学习到这些知识呢?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5/11/9 17:31:42

我国森林资源的地区分布 

东北地区 

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哲里木三盟和赤峰市。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基本指标

 

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主要用材树种:针叶林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松、樟子松、沙松、云杉、冷杉等;阔叶树有桦、杨、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榆、槭、柞树等。

东北林区特点是:营林和木材生产集中,国有林业企业规模比较大,机械化水平比较高,采伐率高,林区道路密度大,林区经营水平高。目前,木材生产量仍占全国林业系统木材产量的一半。

东北林区的资源危机:林业用地面积在缩小,黑龙江省每年减少林业用地10万公顷;吉林省每年减少林业用地4万公顷;可采伐的成、过熟林蓄积量下降更快。有1/3林业局的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没有天然原始林可采,靠摘山帽和间伐次生林、人工林生产木材;1/3的林业局勉强能维持生产到2005~2010年;只有1/3的企业能维持正常轮伐生产。林区木材径级和质量普遍下降。红松和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等珍贵树种的比重下降过快。如牡丹江林区的红松面积比重不足5%,蓄积量不足1%,从而已失去“红松故乡”的称号。 

西南地区 

这里所指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该区的森林资源有如下特点:

主要林区处在横断山脉,既受太平洋的影响又受印度洋的影响。多数山脉和水系为南北走向,海洋湿润气团可以从山谷由南至北深入到较远的地方,西边的山坡上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构成了西南地区林业的主体。这里山体在30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在千米以上。地带性是这里最明显的特征。几个热量带、森林带同处在一座山上,出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景。因而,森林类型和树种非常复杂。

 

这里天然原始林和成、过熟林比重大。面积占90%以上,蓄积量比重超过95%。

单位面积蓄积量很高。川西高山峡谷林区,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达280立方米/公顷,西藏波密岗乡一片200年生的云杉林,平均胸径达92厘米,树高57米,蓄积量达1950立方米/公顷。藏东南察隅地区,130年生的云南松蓄积量高达990立方米/公顷。

森林枯损严重。由于这里成、过熟林比重高,森林自然枯损严重,有人估测:西南林区每年自然枯损量达3000万立方米以上。

森林资源管理水平比较低,多数地区的森林处在自生自灭状态,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十分严重,生活用材量也很大。云南省每年因开荒、火灾、生产和生活用材达2000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木材产量所消耗资源的1/5,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的高山峡谷地区。其范围有7500万公顷,有林地面积达17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31亿立方米。

处于高山峡谷地区的森林资源,起着极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所以部分森林已划入了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体系之中。

除高山峡谷原始林区外,还有很多森林资源分布在四川盆地周围山区和云南中部、南部、东南部。

西南地区发展森林资源的潜力很大。本地区林业有地的利用率仅为4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里发展林业条件较全国其他地方优越得多。例如:土地面积丰富、自然条件复杂而且有些地区的条件比较好,林木生长快。

今后除保证一定规模的防护林和特用林外,积极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特别是亚热带和热带的经济林。

西南地区木材生产较为困难,采伐率低,基本建设投资效果低。今后的用材林源在地区上有所转移,向交通条件较好,海拔较低的山区发展。如四川从川西高山峡谷向四川盆地周围山区,云南省将用材林基地移至滇中和滇东南。 

南方地区 

本地区包括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贵州等10省区。

 

南方地区是我国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也是历来林业发达的地区,人工林占有很高的比重。山区的农民有经营林业的习惯。

南方森林资源的分布比较均匀。武夷山系和南岭山系较为集中,两个山系的面积占南方地区总面积的22%,而有林地面积占45%,蓄积量占65%。

南方地区森林资源集约经营水平高,林木品种多、生长迅速,为东北地区林木生长速度的2~3倍。例如杉木,材质优良,生长迅速,一般20~30年生的林地,每公顷达150立方米,中心产区的速生丰产地15~20年生的杉木林地,每公顷可达150立方米。30~35年的马尾松林,每公顷蓄积量可达150立方米。

南方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林和竹林基地。如湘、鄂、黔的漆、油桐;鄂、皖、赣、浙的乌柏;浙、赣、湘、黔、桂的油茶;湘、桂、闽、浙、赣的毛竹等。 

东部少林地区 

本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市。

本地区的林业类型主要是以平原林业为主,即农田、沟渠、道路、村庄等防护林为主,绝大部分为带、网状的形式,还有林农间作形式,极少量的片林。

 

华北石质山区在古代森林较茂盛,宋朝至今,几经战乱,封建王朝大兴土木,又接近发达的农业区,森林带遭大规模破坏,部分阳坡地已经岩石裸露,童山濯濯,失去生产能力。绿化燕山、太行山、豫西山地和沂蒙山地对华北大平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防护作用。这里主要以营造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经济林为主,少量的用材林和薪炭林。还应结合名胜古迹发展风景林和森林公园。 

西北和华北西部地区 

本区包括的范围有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

 

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南坡(汉中、甘肃白龙江流域)、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青海东南部等。这里为原始林区,并有国有林业局分布。其次,陕、甘的陇东地区(小陇山、子午岭),陕西黄龙山、桥山,山西的管涔山、太岳山、吕梁山、五台山、关帝山、中条山等为次生林区。

本地区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地区,黄土高原为我国最大、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防止水土流失,保水保土为该地区发展林业的重点任务,也是为本地区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条件。蒙新高原是我国于草原和荒漠区,风沙危害尤为严重,每年沙漠化面积以千万亩速度扩大,因此,防风固沙是这里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解放后,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营造各种防护林近亿亩,基本上控制了蒙新地区的风沙危害;平原地区基本实现了林网、林带的保护;部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进行了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面积有所缩小,灾情减轻。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5/11/9 17:36:23

我国木材市场供需状况

2.1我国木材消费需求现状

2.1.1木材消耗总量分析

  据测算,我国商品材消费量在1.4亿立方米左右,消费量中,国产材约9200万立方米,占64%,进口林产品5000万立方米(折合量),占36%。

  1993~1999年国内商品材总消耗量稳定增长,其中国内计划内商品材产量逐年减少,1998年以前超计划采伐量增加较快,1999年后有所下降,两项之和国内总供给能力呈下降趋势,进口木材制品缓慢增长,进口纸浆及纸制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20.7%。综合分析,国内木材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国内商品材供应呈下降趋势,而进口量逐年上升,特别是纸浆及纸制品的进口量成倍增加,进口成为满足木材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国内林产品进口依存度高达40%以上,不仅加大了用汇压力,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林产工业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大好机会。据研究预测,2005年我国生产建设用材的需求量为2.3亿~2.4亿立方米(其中浆纸材、人造板材及大径级材的需求量约为1.7亿立方米),缺口达6000万~7000万立方米,2015年缺口可增加到1.4亿~1.5亿立方米,林产工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1.2木材消费结构分析

  林业属于基础产业,行业关联度大,木材消费主要集中在建筑及装饰业、家具制造业和造纸业三个行业。房地产业、建筑装饰业、家具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锯材、人造板等林产品的需求增长;新闻出版印刷业、包装业、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纸浆、纸及纸板需求量的增长。据行业统计,1993~1997年我国人造板消费量年均增长20%左右,纸及纸板消费量年均增长11.1%。

    木材消费量大的主要集中在建筑及装饰业、家具制造业和造纸业三个行业,重点分析这三个行业,就可以了解我国木材消费需求增长的总体趋势。

  ——建筑装饰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房地产开发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建筑装饰业开始兴起,带动了对建筑装饰用木材需求。根据中国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的统计,“九五”期间我国每年的基本建设竣工量约为12亿平方米,是全欧洲一年建设竣工量的6倍,其中,城镇住宅建设约有5亿平方米。据统计,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6平方米,全国住宅装饰总产值为1200亿元,自1990年以来年均增长45%,相当于全国城镇住宅年投资总额的30%,其中约50%用于各类木材林产品的消耗,耗用木材约1000万立方米。根据有关专家预测,住宅装饰装修在今后2~3年内将达到2000亿~3000亿元,即相当于住宅投资总额的50%左右。此外,住房制度的改革使得存量公房住宅装饰总量有望赶上并超过新建住宅的装饰,住宅装饰装修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造纸业原料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木浆需求增长较快

  2000年国内纸及纸板产量为3500万吨,木浆比重约为18%,消耗木材2300万立方米,其中国产木浆只占6%~7%,消耗国内木材900万立方米,约占国内商品材消耗的6%。据行业部门规划,2005年纸及纸板消费量将达到4600万~4800万吨,木浆比例将提高到22%,消耗木材3800万立方米,其中若国产木浆比重提高到15%,需消耗木材2600万立方米。预计“十五”期间造纸材耗用量年均增长23%,纸浆工业原料林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家具工业发展对木材消耗增长较快

  1995~1999年家具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16%,1999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据有关部门统计,木质家具占总量的50%左右。预计“十五”期间我国的城镇住宅建设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家具产量的增长将维持在10%左右,2005年家具用材需求量将达到2100万立方米。

2.2供给能力现状

  根据第5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1994~1998年全国年均实际采伐消耗森林资源3.4亿立方米,其中商品材消耗1.4亿立方米,约合出材量9200万立方米,比国家林业局公布的1994~1998年年均商品材产量高出3300万立方米,这部分主要是超限额采伐和乱砍滥伐流入市场的。

  从图1可以看出,1995年后国内计划内商品材产量、采伐量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国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试点工程,减少采伐计划,同时加大了禁止乱砍滥伐的执法力度,1994~1998年平均每年超限额及乱砍滥伐流入市场的数量在3300万立方米左右,占国内商品材产量的30%左右。总体来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减少对中、幼林的超计划采伐势在必行,国内商品材供给能力下降,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对进口木材及制成品的依赖程度逐年增加。

2.3主要林产品进口情况

  2000年主要林产品进口金额达到99.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纸品用汇达66.41亿美元,占全部林产品进口额的67%,木材制品用汇32.65亿美元,占33%。

  我国林产品进口金额在全国主要产品排序已由1996年的第3位跃居到1999年的进口商品之首,超过石油和钢材(机械及运输设备除外)。1996~1999年,我国林产品进口金额年均增长18%,占全部商品进口金额的比重由1996年的3.8%提高到1999年的4.8%,特别是纸产品和木材制品的进口增长势头很猛。中国林产品进口贸易的国际地位也迅速提高,据FAO统计,中国林产品进口额占全球林产品总进口额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4.2%增长到1997年的8.6%,中国的林产品进口总额世界排名亦由1991年的第7位上升到1997年的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已成为林产品进口大国。

2.4国内木材供求现状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2.4.1保护环境与经济高速发展使得木材政策矛盾加剧,国际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市场后续资源供给能力不足

  建国以来我国林业政策一直以“木材生产”为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严重。进入90年代后,森林的多功能性日益受到政府重视,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进入“恢复”阶段。但国民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十五”期间GDP增长保持7%左右。一方面迫于环境压力增大,国家必须限制森林资源采伐,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不断增加对林产品的需求,木材生产对资源需求增大。如何既作到保护资源,又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满足社会需求,使得我国的木材政策矛盾加剧。

  扩大进口短期内可以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目前我国林产品进口额已经占世界总贸易额的8.6%,成为世界第三大林产品进口国。国际市场木材资源也是十分有限的,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已相继限制原木的出口,过分依赖进口势必造成国际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后续资源供给能力不足。

2.4.2林业发展“分类经营、分类指导”的配套政策尚未完全到位,原料林基地建设和现代化林业产业发展两头滞后

  林业的“分类经营”是林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意义在于“管死一块,搞活一块”,保护与发展并举。对现有天然林资源要加大保护力度,实行严格的采伐限额管理,并课以重税,减少资源消耗量,使其更好地发挥生态保护作用;对于商品林,要提高其商品化程度,实行采伐指标计划单列,实行“谁造林、谁所有”,鼓励私人投资造林,同时对人工用材林实行“轻税赋”政策,降低商品林经营者的经营成本,逐步走上营林——发展木材工业——再投入营林的良性循环轨道。目前“分类经营”的各项配套政策尚未具体落实,人工林与天然林采伐权管理与税费实行统一的限制政策,制约了原料林基地的建设,同时也影响了对林业产业的投资。“分类经营”的难点在于林业资源管理牵涉面广、影响力大,政策一下放开后短期内容易引起资源管理混乱,比较适宜先做试点,再逐步推开。近期看,发展公司林是一个比较简便可行的路子。以现有龙头企业或林业基地为基础,试点发展公司林,对试点企业或地区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实施细则,如:实行采伐指标计划单列,并减免一道农林特产税和取消不合理收费,国家注入一部分资本金,政策性银行配套贷款及财政贴息等。

2.4.3长期以来对林业资源的永续利用认识不足,林业产业的发展尚未制定长远的整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滞后,急需政府通过政策、经济、市场等间接手段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林业是基础原材料产业,产业链长、政策性强,需要国家制定长远的整体发展规划,通过扶持整个工业群体的技术进步来促进林业的发展。据了解,国家已批准国家林业局恢复产业管理机构,行使行业产业管理职能,加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逐步解决林业产业发展遇到的资源管理难度大、资源恢复慢、税费负担重、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林业产业还相当落后,其核心是可利用资源不足,建设现代化的林业产业必须从工业原料林抓起,急需政府通过政策、经济、市场等各种间接手段加以扶持。林业发展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天然林保护与商品林快速发展齐头并举。

2.4.4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构性矛盾突出

  由于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我国现有林业森工企业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水平低。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11/9 17:37:24

中国森林资源(forest resources of China)

中国森林面积小,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1990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246亿公顷,人均约0.107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40.49亿公顷,人均约0.8公顷。中国森林覆盖率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中国森林蓄积量91.4亿立方米,人均约8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2立方米。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山区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造林、营林经验,培育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特别是南方山区的杉木林和竹林。
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加之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植物和森林类型极为丰富多样:
①东北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国主要天然林区,现有森林3094万公顷,占全国的26.9%;森林蓄积量28.9亿立方米,占全国32%;森林覆盖率约为37.6%。经过采伐更新和人工改造经营,区内人工林的比重将逐渐增加。本区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主要是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林和采伐后的桦木、山杨次生林,部分地区有樟子松林,沿河流有杨树和钻天柳(亦称朝鲜柳),东南部有生长不良的蒙古栎林。小兴安岭主要是红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树除红松外有落叶松、鱼鳞松、红皮云杉和冷杉(臭松);阔叶树有椴树、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榆树和械树类及多种桦木和杨树。长白山区的森林与小兴安岭林区相近似,但阔叶树种的比重增加,并有沙松(冷杉一种)和长白赤松。
②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中国第2重要天然林区。这一林区海拔高差很大,森林主要分布于山坡中下部,一般在4000米以下。全区有林地面积2245万公顷,占全国19.5%;森林蓄积量35.8亿立方米,占全国39.7%;森林覆盖率28.3%。林区针叶树有多种冷杉、云杉及落叶松、高山松、铁杉;阔叶树有多种桦木、槭树、高山栎。在海拔较低处还有椴树、榆树、槭树和高山松、华山松等,海拔更低的山坡出现壳斗科、樟科等常绿阔叶树。林区林下植物有杜鹃、悬钩子、忍冬和箭竹等。林区内栖息着许多珍稀动物。大熊猫即生长于以箭竹为主要林下植物的云杉、冷杉林内;并有金丝猴、扭角羚等。
本区因位于长江许多支流的上游,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应充分重视。在陡坡、山脊的森林应划作水源林,并应划定必要的自然保护区,保存珍稀物种和森林类型。
③南方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这一地区主要森林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柳杉、柏木,多种竹类(主要有毛竹、淡竹、桂竹、刚竹、南部还有丛生竹)和多种常绿阔叶树(主要有樟树、楠木、栲类、石栎、常绿青冈、木荷、木莲、阿丁枫、胆八树等)。此外有许多落叶阔叶树如多种栎类(包括栓皮栎、麻栎、小叶栎、檞栎)、山毛榉、枫香、檫树、拟赤杨、光皮桦等。中国多种特有树种原产于此。针叶树中有银杏、水杉、杉木、金钱松、银杉、台湾杉、白头杉、福建柏;阔叶树有珙桐、杜仲、喜树、观光木、伯乐树、香果树等。多种经济林产品重要的有油茶、油桐、乌桕、漆、棕榈、厚朴、杜仲、白蜡。油茶面积约有300多万公顷;油桐约200万公顷。
南方山区面积大,气候条件好,具有林业生产潜力,大力发展用材林、竹林和多种经济林木,能提供大宗竹木材料和多种林产品,既能提供国民经济建设和各种工业原料,又可用作人民生产生活资料。南方是多山的地区,不少山地坡度很陡,雨量多并常出现暴雨。因此森林对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减免洪水灾害和下游河流、湖泊、水库的淤积有重要作用。
④华北落叶阔叶林及油松、侧柏林。这一林区的范围,大致北自辽宁南部,南到淮河以北,包括华北广大山区。目前仅有散生的小片栎类、桦木、山杨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和小片的侧柏、油松等针叶林。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山谷局部地区有少数白蜡、槭树、椴树、青杨等生长。在海拔较高山地还有小片华北落叶松、云杉(青杆和白杆)及少数冷杉。本区需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生产用材、薪材并涵养水源,保持土壤。
⑤华南热带季雨林。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主要林区有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台湾省南部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地区。森林基本上属热带季雨林,在湿润的山谷树木板根现象较明显,林下有高大的树蕨、棕榈科植物,树干附生兰科、蕨类及天南星科植物,显出热带雨林的景观。这一林区蕴育和保存极为丰富的森林植物,有青梅、坡垒、龙脑香、娑罗双树等龙脑香科树木,并有蝴蝶树、人面子、番龙眼、山楝、麻楝、卵叶阿丁枫等热带树种,在西双版纳和广西最南部还有野生团花树。此外,陆均松、鸡毛松在海南岛和云南南部也有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则有以常绿壳斗科树木为主的常绿阔叶树林。在低海拔及河谷雨量较少处旱生型现象明显,如海南岛南部有厚皮树,闭花木、合欢属(黑格、白格)、刺竹等近似稀树草原的旱生型热带林。
华南热带林区是中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但这里有漫长的旱季和偶尔出现的10℃或以下的低温。因此,要采取防干风、低温的措施。海南岛种植橡胶前,栽种防风林带收到良好效益。
中国森林除分布于上述各林区外,在广阔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境内及沿河流以及一定高度的山地也有森林分布,如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天山、祁连山中山地段的云杉林等。此外,在中国东部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平原、盆地和三角洲,原有天然林早已破坏,只有零星散生的树种和小片丛林。20世纪50年代以来营造了农田防护林、衣林间种和四旁植树。有不少的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0~15%。这些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对农田起到很大的防护效益,四旁植树改善并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提供就地需要的用材、薪材和多种林产品。至1989年,中国人工造林面积达3830万公顷,占世界人工造林总面积的1/3。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5/11/9 17:41:05

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东北 和 西南 。森林 质量不高 。 中幼龄林比重大 ,其面积占全国林分面积的 70% 以上,人工林中的幼龄林比例高于 85% 。

   1998 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森林面积为 1.34 亿公顷 , 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 3.9%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 第 119 位 。中国森林总蓄积量为 97.8 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 2.5% 。世界人均拥有的森林蓄积量为 71.8 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 8.6 立方米。

   2000 年 ,中国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达 4666.7 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为 10.1 亿立方米,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 1.58 亿公顷 , 森林覆盖率 提高到 16.55% ,森林蓄积量为 112.7 亿立方米。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5/11/9 20:12:12

题外话:

中国林业网正在举行有奖投票活动,感兴趣的话不妨一试,祝您中奖!

http://www.chinaforestry.com.cn/front/asp/yjzw.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