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
榛子又名平榛、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为榛科(Corylaceae)榛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0.8~7m。常数干丛生,呈灌木状。树皮褐灰色有光泽。叶圆卵形至宽倒卵形,长4~13cm,先端近截形,有数个短尖缺刻,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叶柄长1~2cm。雌雄同株,花先叶开放。果1~6个簇生,坚果近球形,直径7~13mm。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特性
榛子喜光,耐寒,耐-45~-50℃的低温,耐旱,耐瘠薄,萌芽性强,天然更新好,抗火性强,榛子为浅根性树种,不耐干旱,可以生长在 pH值为6~8土壤中。
栽培要点
播种育苗 种子千粒重1000~1280g,790~1000粒/kg。榛子种子需低温沙藏处理才能发芽。在0~5℃条件下,种子沙藏60~90d。于播前4个月将种子水浸2~3d,混沙后置于冷室再逐渐化解,天气转暖后勤翻动,保持湿度,待部分种子裂嘴后即可播种。也可于播前3个月将种子水浸4~5d,混沙后置于15~25℃温度下1个月,再转入0~5℃下2个月,播前日晒2个h,促使裂口。条播或畦播,播种量45~100kg/667m2,覆土厚度2.5~4cm。1a生苗高30~50cm。
分蘖育苗 榛子宜采用分蘖育苗。从株丛的母根上取一部分既有根系又有分枝的新植株。
压条育苗 休眠期将母株根部的健壮枝条压入土中,经一段时间后即能生根,然后将枝条与母株分离,移植再行培养。压条育苗适宜欧榛繁殖。
嫁接育苗 适宜欧榛繁殖。
造林方法 榛子造林株行距1.5~2m×2~2.5m,欧榛造林株行距2.5~5m×3~6m。榛子应带状栽植,带间距2.5~2.8m,带内栽2行,株行距为0.8~1m×1~1.2m。按6~8∶1的比例配置授粉树,或几个品种混栽。榛子多用多干丛状树形或少干丛状树形,欧榛则为单干形。定植时要重剪地上部枝条。实生苗剪留15~20cm,根蘖苗和分株苗则将地上部枝条全部剪掉。此后3a,逐年选强壮萌生枝作主枝,其余于5~6月全部剪掉。萌生枝龄6~7a后,地上部分需更新。将整个株丛的地上部分全部的剪掉。直播造林,穴播,3~5粒/穴。
适生范围
榛属植物约有20种,我国有8种。
欧榛为大灌木,枝条直立或开张。果实比平棒大1~4倍。壳薄,品质好,出仁率40%~60%,种仁含脂肪60%~70%,丰产性强。
榛属还有川榛(var. sutchuenensis Franch.)、毛榛(C. mandshurica Maxim)、华榛又名山白果、榛子树(C. chinensis Franch.)、藏刺榛(C. ferox Wall. var. thibetica)。榛子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及西南各地,垂直分布于海拔50~500m。毛榛垂直分布于海拔1800m以上。
开发价值
环境价值 榛子根系发达可固土,能防止水土流失,为良好的水土保持林树种。
经济价值 榛子与扁桃、核桃、腰果共称世界上四大干果,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榛仁味香甘甜,营养价值高。种子含淀粉15%、蛋白质17.32%~25.92%、脂肪51.4%~66.4%、维生素C、E、B1和多种矿物质。榛油是高级食用油,可制榛子乳、榛子粉、榛子脂、榛子乳饮料等价值高的营养品,也可制造化妆品、肥皂、蜡烛等。榛子材质优良,是细木工、建筑、家具等用材。树皮、叶和总苞均含鞣质,可提取栲胶和生物碱。根条可供编制。地上部分生物产量高,热值也高,与同类灌木相比是一种很好的燃料物种。枝叶含有较丰富的N、P、K等元素,嫩枝叶和秋叶是压制绿的优良原料。据测定,春叶粗蛋白的含量为18.31%,粗纤维的含量为27.77%。秋枝叶的粗蛋白含量为10.56%,粗纤维的含量为31.75%,但此种灌木还未发现牛羊食用。叶可饲柞蚕,嫩叶含粗蛋白15.9%,晒干为冬季猪饲料,榛子开花较早,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榛林腐殖质丰富,可生产榛蘑。以我国的榛子为例,目前,在粗放经营条件下,平均生产榛果60~80kg/667m2,可获收益1200~1600元。而种植欧榛,100~150kg/667m2 ,收入2000~3000元/667m2(2001年,河北)。榛子耐贮运,可以在交通不便的山区种植。
药用价值 榛子性味甘平,主治功能为调和脾胃、助消化、明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