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红叶杨
所属分类: 植物学
名 称: 中华红叶杨
学 名: Populus deltoids cv.Zhonghua hongye
科 属: 杨柳科杨属
类 别: 彩色乔木
1、叶片:与其他树种的最大区别是叶片紫红色
叶阔卵形,长大于宽,先端渐尖,叶基心形,叶长12-23厘米,叶宽12-25厘米,初发嫩叶深紫红色,成形后渐成紫红色; 7-9月份,老叶变为紫绿色,10月暗绿色;11月变为杏黄色或金黄色。期间顶梢30厘米的叶片始终为红色,叶脉紫红色,叶缘粗钝齿,叶柄紫红色。
2、枝:五棱线明显,皮色深紫红色,皮孔较少但较明显。
3、芽:芽体紫黑色,芽尖里弯,离干。顶芽紫黑色粗壮饱满。

中华红叶杨
4、干:大乔木,树干直。
凡是变异母本适宜生长的地方,它均可生长。
1、叶色艳丽:叶片紫红色且表面有光泽,在微风吹拂下熠熠闪光,而且从不同角度观测,同一叶片会表现出不同的色泽效果,色感表现极佳。
2、叶色多变:自展叶到6月,整树叶片为紫红色,到7-9月为紫绿色,到10月为暗绿色,11月又变成桔黄色或金黄色。
3、枝端艳丽的“花朵”生满树冠:由于中华红叶杨侧枝萌发量较大,疏密有致。顶端萌发的叶片始终保持着紫红色的亮丽光泽,恰似一枝枝“一品红”生长于树冠之上,气势诱人。
4、生长迅速:经过5年的观测,1-3年生树苗,其总生长量优于母本,六月中旬以前,高、径生长量均低于母本,但后期生长量超过母本,从五年生的大树观测,中华红叶杨继承了变异母本粗枝大冠的特性。
5、雄性无飞絮:由于变异母株为雄性,从而决定了中华红叶杨亦为雄性,它无飞絮无污染,在城市绿化中可以恰到好处的应用。
6、抗黄锈病,叶斑病:在同一块地种植的中华红叶杨、2026杨、中林46杨,中华红叶杨无感病现象,而其他两种感染病害比较严重。
7、适应性较强:通过观测,凡是变异母本适宜生长的地方,它均可生长。
中华红叶杨为2025杨芽变品种,经过5年的培育而推向市场,因其资源稀少,价格相对较高,特向大家介绍一种实用的繁育技术---单芽扦插技术。
一圃地的选择与整理:选择疏松透气、有水浇条件的沙壤土,亩施土杂肥2000公斤,辛硫磷3公斤(以消除地下害虫),翻耕整平作畦,畦宽1.6米,押实,浇地要均匀。等畦内水下去后,土壤疏松而又不干,手握即散时为最佳。插前将畦内土壤用小耙深耙一下,沿插垅划一小沟,深度一致。
二育苗密度:因中华红叶杨叶片大,需要营养空间比较大,每亩育苗以2000株为宜,株行距为:0.41×0.8m。三角形配置。
三种条的选择:选择当年生中华红叶杨种条,以饱满充实为好。
四插穗的制作:⑴剪前处理:剪前先用清水浸泡三天,每天换一次水,直至种条浸足水为宜。(2)剪制长度:以种条节间长为准,在芽上方0.5cm处平剪,剪刀要锋利,不要有劈伤。(3)剪后处理:将剪好的插穗,放入800倍的多菌灵液中浸泡5分钟捞出,控净表面水分即可扦插,操作时轻拿轻放,小心伤芽。
五扦插时间:一般在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上旬。
六扦插方法:在划沟内按照0.41×0.8m的株行距放置种条段,芽眼向上,上端离地面高度要一致,然后覆土,覆土厚度在0.5-1cm之间,用手将土押实。插完后单垄贴地面覆盖薄膜,四周用土押好,不要通风。
七、插后管理:
1、插后经常检查地膜覆盖情况,防止薄膜破裂,发现后及时补救。
2、等插穗出芽顶膜时,于清晨9点以前或下午5点以后,用竹针破膜放出芽,破口大小以刚能放出芽来为度,然后以湿润疏松的土覆盖住破口周围,芽上覆土1-2cm即可,待芽破土。
3、后期管理:待苗高5-10cm时,如果土壤缺水,就补一次小水,如果土壤不干,就在苗高15cm时,灌一次大水,以后的管理施肥就同其它杨树一样了。
供大家参考
中华红叶杨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容易,雄性无飞絮,叶色鲜艳靓丽,观赏价值高,是彩叶树种红色叶类中的珍品。
中华红叶杨种苗培育技术
焦传礼
中华红叶杨为黑杨派杨树2025杨的芽变品种,因其叶色红色艳丽而区别于其它速生杨品种,属于大乔木彩叶树种,填补了国内彩色杨树的空白。其特性为雄性无飞絮,叶色三季四变,速生,且具有较强的抗虫、抗博抗涝性。它的出世,深受专家学者及园林绿化部门的欢迎。所以,中华红叶杨作为乡土彩色观赏树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本人几年来对中华红叶杨的观测与试验,现将其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一、育苗地选择:选择土壤疏松、肥力较高、有水浇条件的地块作为育苗地。
二、整地:亩施有机土杂肥2500公斤,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40公斤,均匀撒于土表,结合耕地深翻入土中(一般肥深翻20-30cm)。整平,作好畦垅及水道,涝则排,旱能浇。
三、育苗密度:由于目前中华红叶杨繁殖材料紧缺,价格高,为降低成本,采用栽砧嫁接方法。根据我们的试验,这样苗木生长量大,当年在0.6-0.8米处打顶,可发3-6个枝条,生长到3-5米长,不打顶则苗高达到5-6米。如果育苗目的为采种条,亩植1800株(0.9米×0.4米),采取打顶法可多采种条,如果育苗,可亩植3000株(0.9米×0.25米)。
四、砧木选择与栽植:根据我们的观测与试验,砧木以选择美洲黑杨类品种如2025杨、中林46杨为佳,可买当年苗地径在2cm以上的最好,于秋后至封冻前或在春季土壤化冻后栽于大田,栽后于35-40cm处截干,随后浇透水。
五、中华红叶杨接穗选择及沙藏:
1、选择:中华红叶杨为速生杨类,应选择一年生生长充实的种条,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将上部发育不充实的芽,下部的瘪芽去掉。
2、贮藏:无论年前或年后购买的种条,为保证种条的新鲜度,不失水,都要进行沙藏一段时间,嫁接时随取随用。沙藏法:挖宽80cm,深60cm的土沟,长度视种条数量而定,先从一端整成斜坡,铺一层沙,沙层厚度2-3cm,摆一层种条,种条梢端向上,不能挤压,然后再覆一层沙,再放种条等,最上部复盖5-6cm的沙即可。如果是冬藏,每隔一段时间要检查一下种条贮藏情况。
六、嫁接:
1、嫁接时间:根据我们的经验,于3月中旬嫁接成活率高,成活率可达98%以上。
2、嫁接方法:带木质部芽接。
3,嫁接位置:在离地面5—10厘米的位置嫁接。
七、接后管理:
1、解绑:一般在嫁接后10-15天在嫁接芽片的芽萌动时破膜把芽放出来,然后在芽条生长到7-15cm时解绑将膜去掉。
2、防风折:因为杨树叶片较大,易招风,引起折断。故在中华红叶杨长到20cm左右时,用绳片将萌发枝条与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固定一下,以防风折。
3、抹芽:由于是嫁接,在中华红叶杨萌发的同时,砧木也要萌芽,为保证中华红叶杨的顺利生长,要将砧木萌发的芽全部抹去,一般要抹芽3-5次。
4、剪砧:如果是培养种条,原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可不剪去,如果是培育苗木,则在中华红叶杨长到60-80cm时将原保留的砧木在嫁接口上2cm处剪掉。
5、追肥:根据中华红叶杨的生长特点,在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上旬追肥为好,第一、二次追肥20公斤尿素,第三次追含N、P、K各15的复合肥20公斤。
6、浇水:中华红叶杨要求土壤湿润。所以视天气情况,旱则浇,涝则排。
7、中耕除草:为保持苗木良好生长,在苗木生长期间适时进行人工耕除以松土除草,保证苗木肥水供应。
8、病虫害防治:根据我们的观测,中华红叶杨很少有病虫害。从4月下旬起每隔20天喷洒一次800倍40%的氧化乐果,以防治瘿螨类危害即可。
通过上述技术措施,中华红叶杨当年苗生长高度可达5-6米
http://www.zhhyy.net
http://www.hyy88.com.cn
http://www.miaopu.com.cn/plant/index.asp
中华红叶杨科研与发展前景
中华红叶杨简介
中华红叶杨培育人程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