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8888jian     提问时间: 2009/12/10 10:58:06
邮箱:8888jian@163.com
问题:
 

我想种割松香那种松树,请问哪种种苗好,一亩种多少棵,也就是长X宽,一棵一年能产多少松油,松油价钱,多少钱一斤?采完油后一亩树有多少立方木材?谢谢!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9/12/10 11:19:57

      高产脂湿地松、高产脂马尾松都可以,要根据土壤立地条件来定;一般一亩种111棵,也就是3m X 2m;一棵一年能产多少松油要根据树木大小来定;松油价钱因地点、时间不同而有区别;木材产量要看立地条件、抚育管理水平、培育时间等来定。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09/12/10 11:22:41

湿地松

  湿地松 [松科] [松属]
  拉丁名:Pinus elliottii
  产地分布:
  
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暖热潮湿的低海拔地区(600m以下)。中国山东平邑以南直至海南岛的陵水县、东自台湾、西至成都的广大地区内多处试栽均表现良好。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高30~36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呈鳞状块片剥落。冬芽圆柱状,红褐色,粗壮,无树脂。针叶二针或三针一束,长18~30厘米,深绿色,腹背两面均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3~4月开花。翌年10~11月果熟,球果长圆锥形,2~3个聚生。种子卵圆,具三棱。
  生长习性:
  
喜光,忌荫蔽。耐寒,又能抗高温。耐旱亦耐水湿,可忍耐短期淹水,故名。根系发达,抗风力强。喜深厚肥沃的中性至强酸性土壤,在碱土中种植有黄化现象
  园林用途:
  
湿地松苍劲而速生,适应性强,材质好,松脂产量高。中国已引种驯化成功达数十年,故在长江以南的园林和自然风景区中作为重要树种应用,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可作庭园树或丛植、群植,宜植于河岸池边。
   林业用途:用于造林一般8-12年便可成材。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种子应选自适当类型的优良母株,暴晒2~3天后,去翅净种,再稍日晒,使含水率不高于12%,置于密封容器中,在室温下可保存半年多。如将种子含水率降至9%,贮于5℃以下低温处,则可保存发芽力达数年之久。在播种前,先用福尔马林1.5~2%溶液浸种消毒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后,用55~60℃温水浸种,令其自然冷却,经一昼夜后取出播种。
  湿地松还可用扦插发育苗,6月上旬或10月中下旬,从1~2年苗木上剪取侧枝扦插,成活率可达80%以上。
  在园林中行独植或丛植时,可用3~5年生大苗,行带土团定植。但在育苗期间应经1~3次移栽。
  苗期的病虫害,主要有松苗立枯病、大蟋蟀等。定植后则有松梢螟、日本松叶蜂等为害。松毛虫也吃湿地松的针叶,但更喜吃马尾松叶,故受害较少。
   经济效益分析
  
小苗移栽一年生平均树高生长达1米,二年生平均胸径5厘米,树高2.5米;4年生胸径平均达11厘米,7年生胸径达20厘米,年平均胸径生长可达2.8cm,木材平均生长量每亩达12m3;如果种植15年砍伐,木材生长量将达到每亩22m3。
  1、木材效益:第10年开始采收松脂,第15年砍伐,可生产木材22 m3/亩,按900元/m3价格计算(杂交松木材市场价格高于同期同规格的桉树价格),产值19800元/亩,平均效益:每亩每年可达1320元。
  2、松脂效益:第10年时开始采脂,按每亩90株,每株产脂3公斤/年.株,松脂价格4元/公斤(2006年以来价格:4.4到5.4元/公斤),每年每亩生产松脂价值约1000元。这个额外的收入,是其它树种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国际市场的松脂价格有趋升的态势。
  湿地松网:http://hi.baidu.com/sdsljs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09/12/10 11:24:30

马尾松
1、简介

  学名:Pinus massoniana Lamb
  科名:松科
  别名:松树、枞树、青松。
  属名:松属

2、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45M,胸径1M ,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内则开张如伞状;干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端褐色叶2针1束,亦有3针1束,马尾松针叶又分长短,长的达30厘米,叫长叶马尾松;短的仅10厘米以内,叫短叶马尾松。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4-8,边生。球果长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柄 ,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不,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平,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种长4-5MM,翅长1.5CM 。子叶5-8。花期4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
  马尾松树干较直;树皮深褐色,长纵裂,长片状剥落;木材纹理直,结构粗;含树脂,耐水湿。重要材用树种。树干可采割松脂,叶可提芳香油。是裸子植物。

3、分布

  

分布极广,北自河南及山东南部,南至两广、台湾,东自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贵州,遍布于华中华南各地。一般在长江下游海拔600-700M以下,中游约1200M以上,上游约1500M以下均有分布。是我国南部主要材用树种。经济价值高。

4、生物学特性

  马尾松是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喜光、喜温。适生于年均温13-22℃,年降水量800一1800mm,绝对最低温度不到-10℃。根系发达,主根明显,有根菌。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微酸性土壤,但怕水涝,不耐盐碱,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和阳坡的冲刷薄地上,以及陡峭的石山岩缝里都能生长。马尾松分布极广,北自河南及山东南部;南至两广、台湾,东自沿海;西至四川中部、贵州及云南,遍布于华中华南各地。一般在长江下游海拔600-700m以下,中游约1200m以上,上游约1500m以下均有分布。幼年稍耐荫蔽,能在杂草丛中生长,3—4年后穿出杂草逐渐郁闭成林,林区群众形容马尾松的生长特性:“三年见草不见树,五年见树不见人。”为我国长江流域各省重要的荒山造林树种,也是江南及华南自然风景区和普遍绿化及造林的重要树种。

5、经济特性及市场前景

  马尾松是重要的用材树种,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其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松木是工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用材,主要供建筑、枕木、矿柱、制板、包装箱、火柴杆、胶合板等使用。木材极耐水湿,有“水中千年松”之说,特别适用于水下工程。木材含纤维素62%,脱脂后为造纸和人造纤维工业的重要原料,马尾松也是我国主要产脂树种,松香是许多轻、重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造纸、橡胶、涂料、油漆、胶粘等工业。松节油可合成松油,加工树脂,合成香料,生产杀虫剂,并为许多贵重萜烯香料的合成原料。松针含有0.2—0.5%的挥发油,可提取松针油,供作清凉喷雾剂,皂用香精及配制其他合成香料,还可浸提栲胶。树皮可制胶粘剂和人造板。松籽含油30%,除食用外,可制肥皂、油漆及润滑油等。球果可提炼原油。松根可提取松焦油,也可培养贵重的中药材——茯苓。花粉可入药。松枝富含松脂,火力强,是群众喜爱的薪柴,供烧窑用,还可提取松烟墨和染料。由于木材纤维长,是造纸和人造纤维板的重要原材料。

6、育苗

  一、采种采种时应选15-40年生树冠匀称、干形通直、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球果由青绿色转为栗褐色,鳞片尚未开裂时采集。用人工加热法使种子脱粒(出籽率3%),将采集到的种子经筛选、风选,晾干,装入袋中,置通风干燥处贮藏。种子纯度为80-95%,千粒重10.4克,每公斤纯种子76,000-90,000粒,室内发芽率85%。马尾松种子一般贮藏期为1年,若将干燥种子用塑料袋密封,放在0-5℃低温下可贮藏1-2年。
  二、 育苗:选择土壤肥沃、排水好、湿润、疏松的沙壤土、壤土作圃地。施足基肥后整地筑床,要精耕细作,打碎泥块,平整床面。播种季节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播种前用30℃温水浸种12-24小时。条播育苗,条距10厘米,播种沟内要铺上一层细土。每亩用种子5公斤。种子播后要薄土覆盖,可用焦泥灰盖种,以仍能见到部分种子为宜,然后盖草。播种后约20-30天左右幼苗出土。待幼苗大部分出土后,揭除盖草。幼苗出土后40天内应特别注意保持苗床湿润。5-7月可每月施化肥1-2次,每亩每次施硫酸铵2-5公斤。马尾松苗太密时,可以进行间苗移栽,通常分2次,第1次移栽在5月中、下旬,第2次移栽在7月上、中旬进行。在雨后阴天或阴雨天,略带宿土,不仅可以全部成活,幼苗生长也好。

7、造林技术

  造林从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均可进行,主要用1年生苗栽植造林。
  一、造林密度:240-450株/亩。株行距1*1.5~1.7*1.7M。一级苗高15cm以上,地径0.3cm以上。
  二、整地方式:块状整地不小于50×50cm,深度均不小于20cm,带状整地带宽不小于70-100cm。栽植穴底径不小于30cm,深不小于25cm。整地要求表土翻向下面,挖穴要求土壤

回填,表土归心。
  三、抚育管理:
  (1)年度管理栽植当年抚育1-2次或2次以上,只割草,不松土。苗木扶正,适当培土。第2、3年每年抚育1-2次,第4年如尚未郁闭,继续抚育1次。植株抚育面积要逐年扩大。除草松土不可损伤植株和根系,松土深度宜浅,不超过10cm。
  (2)间伐期:当林分郁闭度达0.9以上,被压木占总株数的20-30%时,即可进行间伐。间伐起始年限一般为10年左右。采用下层抚育间伐方式,第一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总株数的25-35%,以后为20-30%,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小于0.7,间伐间隔期为5年左右。
  (3)主伐期:速生丰产林为20年,一般林分为25-30年。

8、马尾松人工纯林生长规律⑴

  一、树高生长过程见表1和图1,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年,在20年时又出现接近最大值,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15年之间(11年左右),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于10—15年之间(12年左右),此后连年生长量小于平均生长量,此时应进行抚育间伐,以保证林木充足的营养空间,满足树冠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在本立地和经营条件下,第一次间伐年龄应在12年左右,但实际生产上第一次间伐在18年,显得偏迟。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20年生左右,出现第2次相交,这是由于第一次间伐(18年)后改善了林分卫生状况,扩大林木树冠的营养空间,形成了一段高速生长期。从生长曲线来看,整个生长过程与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情况相吻合,5—10年生是幼林生长阶段,树高生长较快;从第10年—25年生,树高连年生长量都超0.6m,是马尾松树高生长的旺盛时期;20之后连年生长量又急剧下降,在25生时进行大强度抚育间伐,从而减缓高生长急剧下降。
  二、直径生长过程:直径生长过程见表1和图2,直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年生左右,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20—25年生(大约23年),此时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10年生以前,属幼林时期,直径生长缓慢,从10—30年生是胸径生长的旺盛期,连年生长量都在0.64—1.22cm之间,30年生以后胸径生长逐渐减弱。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2/10 12:19:05

杂交湿加松栽培与采脂技术

杂交湿加松是我国引进的优良速生树种和采脂树种。

生物学特性和环境要求
    
杂交湿加松强阳性、主根、侧枝均发达的深根性树种,适宜生于夏雨冬旱,有明显干湿季节的亚热带气候,对气温适应性强,能耐40℃的高温和-20℃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干燥瘠薄的土壤,在中性以至强酸性的红壤、粘土、石砾含量60%的石烁土、岩厂裸露、土层较为浅薄的丘陵岗地,都能生长。抗干旱,抗松毛虫等能力强。在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生长期长,大部分地方是丘岗山地,适宜杂交湿加松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湿润的酸性土上生长更好。在排水不良、碱性紫色土、湖区偏碱性的潮土上生长不良,不宜栽植。
杂交湿加松的经济价值
    
杂交湿加松适应性强,早期生长快,干形通直,松脂产量高,抗松毛虫等能力比本地马尾松强,也比马尾松更耐瘠薄,特别适宜丘岗山地栽植,是丘陵区的主要造林绿化树种,是良好的纸浆、纤维板、胶合板、采脂等工业原料树种和建筑用材树种。随着幼树生长,平均每亩每年可产松脂100公斤以上。10-15年生杂交湿加松每亩立木蓄积量可达8-10立方米。
    
松脂是重要的林产品,是重工业、轻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我国松脂产量仅能满足国内2/3的市场需求,松脂的加工产品一松香占世界松香贸量总量的一半,纤维板、胶合板、造纸等原料及木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发展杂交湿加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栽培技术要点
    
㈠育苗方法
    ⒈
播种育苗
    ⑴
选圃、整地。选用土质肥沃深厚、结构疏松,排水良好、灌溉方便、阳光充足、地下水位低、土壤偏酸性的水稻田作苗圃地,避免选用碱性土及育过针叶树种的圃地。播种前,深翻整地,细碎土块,施足在肥,每亩用量施育分腐熟的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5-50公斤,菜枯50公斤及人畜粪和土杂肥25-30担,起垅作床,苗床宽1-1.2米,高10-15厘米,步道宽30厘米,辅地中央、四周留排水沟。播种前,特别是新开的苗辅地,必须从生长有杂交湿加松或马尾松的山林中挖取表土下10厘米的菌根土垫、盖苗床,以便接种菌根,隔离病菌。苗床垫好菌根土后整平,用双槽板镇压苗床。
    ⑵
播种:一般3月上旬播种为宜,最迟不超过3月中旬。在播种育苗之前,先进行种子消毒及催芽,以防止病害及提高发芽率。种子用1.5-2%的福尔马林溶液浸20分钟,或用0.5%的高锰酸钾浸3-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再在55-60℃的温水浸泡让其自然冷却至常温,18-24小时后取出播种。也可在播种前1-2个月将种子与河沙混合或层积贮藏,置于0-5℃的低温下,可提高发芽率,且发芽迅速整齐。种子经消毒催芽后,即可播种育苗。可采用撒播、点播、条播等方法,每平方米播种约2-2.5公斤。播种后覆盖过筛的菌根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再覆盖稻草。
    ⑶
苗期管理。播后30天左右,种子顶壳推出土面,此时应及时揭去盖草,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鸟害。4-6月易发生苗木猝倒病,受地老虎危害。防治方法是:出苗整齐后用0.5-1%的波尔多液喷施1次,以后每隔7-10天喷一次预防猝倒病流行。若已发病,可喷800-1000倍的退菌特液,喷施2-3次,施后用清水洗苗。每亩用0.75公斤氯丹,拌5公斤米糖,炒熟,凉后撒撤职在苗床四周,杀地老虎效果极好。发现苗木黄化时,开沟施磷肥,每亩施4-5公斤。还可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喷射幼苗,喷药后必须立即洒水洗苗。同时用松林老土撒放以增加菌根。要抓住有利天气及时除尽杂草,除早、除小、除了。在五月中旬至七月底追肥2-3次,以腐熟稀释后的饼肥和人粪尿为主,前期增施氮肥,后期增施钾肥,9月份后停止施肥。久晴不雨需人工灌溉,在傍晚或月夜放水浸透苗床为度,及时排出剩余水。要及时间苗。在苗木生长盛期6-9月,结合松土除草,可分2-3次进行间苗。第一、二次在5-6月,第三次在立秋前后,最后每亩定苗3-4万株为宜。
    ⑷
起苗和运苗。起苗应在冬季和早春苗木尚未萌动前进行。太阳天不宜起苗。若圃地干燥应提前1-2天灌水后再起苗。一般用耙头或锄头起苗,绝不能用手拨,尽量做到少伤根,保证根系完好。起出的苗木要及时摊放在阴凉处,根据地径和苗高将苗木分类分级,去劣留好,再用菌根土打浆包装。长途运苗时应根对根层层放好,并加盖稻草保持湿润,防止日晒风吹。
    ⒉
容器育苗
    
容器育苗能保证造林成活率。特别是在水土冲刷地、干旱瘠薄地等造林困难的地主,采取容器育苗造林更有必要。
    
育苗容器可用塑料薄膜营养袋,也可用废纸或旧报纸制土配制方法:用黄心土,再加入1-2%的粉碎了的腐熟了的过磷酸钙镁作基肥,混和后装入容器袋,每袋播种1-2粒经过浸种,消毒处理的种子,播种后谏上菌根土,出苗后用0.1%的尿素作追肥,多次薄施,效果很好。苗期管理可参照大田育苗。
    ⒊
芽苗移栽育苗
    
选择向阳地方筑土温床,苗床上1015百米新砂土。每平方米播种0.15-0.25公斤用新砂覆盖至见种子为度。播后浇透水,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鼠、鸟和虫害。晴天注意浇水,床内温度超过40℃时揭膜降温。3月上旬播种,10天左右发芽。30-40天后长成芽苗,4月上旬开始移栽,以种子脱壳但尚未长出初生叶和未发侧根地移栽最好。移苗时先用小竹签在苗床上引一小孔,将芽苗放进2/3,将土压紧。移苗在清早、黄昏时进行,苗随起随栽,移苗后浇水。移苗床整地及移栽后管理可按大田育苗方法。
    
㈡造林和林木管理
    ⒈
整地。一般采取挖大穴整地方式。整地地应认真清理林地上的杂灌草丛等对幼苗光照有影响的植物,穴大为70×70×70厘米,将表土、杂草、基肥填入穴内。
    ⒉
造林密度。造林密度视经营目的和立地条件不同而异。以生产人造板、造纸等为目的的,宜用1.5×2米的株行距,每亩植222株或2×2米株行距,每亩植167株,5-6年后第一次间伐,间伐材作纸浆材、人造板材,10-12年第二次间伐,间伐材可作矿柱、纸浆材和人造板材。立地条件较好,以培育采暑与中径材为目的的,宜选用2×3米株行距,每亩植苗111株,10-12年第一次间伐。
    ⒊
造林方法。选用地径0.5厘米、苗高25厘米以上,根系发达,顶芽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造林。栽植时最好每穴施磷肥0.5-1公斤,肥与表土拌匀,放入穴的下层,再盖上一层表土,苗木根系不能与肥直接接触。栽植时要保持根系向水平方向舒展,苗木端正,分层覆土后压实,堆成坟包状不积水,做到里紧外松,防止上紧下松。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苗木要适当深栽,深栽至苗木地上部分三分之二至三分之一,同时栽植时应选择在阴天或栽后落雨的天气最佳,不要在烈日、冰冻天气栽植。苗木最好当天起苗当天栽完,当天栽不完的苗木要细致假植,避免苗木风吹日晒,影响成活率。
    ⒋
幼林抚育管理。杂交湿加松根系发达,早期生长快,一般情况下造林后头两年每年需除草砍杂培土两次,第一次在5-6月,每株可施尿素或碳胺等肥15-25克,第二次在秋末。在裸露地、冲恻地以及沙地、泥炭土等地方,只要在栽植前施些腐熟的堆肥或早期少量追肥,促使其菌根发育,增强苗木长势,可不进行松土抚育。杂交湿加松郁闭成林后应及时修去林下枯枝,保留活枝。但在幼龄期间,不宜打枝,以防流脂,影响生长。
    ⒌
抚育间伐。从栽后第6年开始,杂交湿加松林要及时间伐。间伐应在树冠将要效接时进行。根据留优伐劣的原则,适当照顾株行距,使植株冠间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间伐分次进行,保留的植株应是冠形完满,枝叶茂盛,生长旺盛,干形通直圆满,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
    ⒍
病虫害防治。杂交湿加松病虫害较轻,主要有枯梢病、流脂病、松梢螟、松毛虫等。
    ⑴
枯梢病。幼树尖梢枯黑,严重发病区病死率可达50%。在干燥瘠薄地方发病率较高,也与种源有很大关系。发病期一般一年两次,即4-5月与7-8月。防治方法:选择好宜林地和种源至关重要,做到适地适树;进行施肥,改善营养条件,提高抗病能力;迅速清除严重感病株;梢伸长期,喷施5%的退菌特溶液,也可用百菌清烟雾剂熏杀。
    ⑵
流脂病:表现在顶芽尖端流脂或枝梢先端干枯。一般在片麻岩、花岗岩母质形成的瘠薄土壤中发病严重。发病后喷0.1%-0.5%的硼1-3次,也可在钙镁磷肥中加0.5%的硼。
    ⑶
楹梢螟,又称钻心虫。发生在3米以下的幼林,以幼虫蛀食主梢、芽,引起主梢萎黄、梢枯、干拆、树干畸形,严重影响生长和成材。防治措施:每年冬季前剪除被害枯梢或针叶已发黄还未干枯的枝梢,集中烧毁消灭其中的越冬幼虫。造林的第一年每株用1克呋喃丹施在根旁覆土,第二年每株施放80克,根部吸收后,防治效果良好。
    ⑷
马尾松毛虫。一般情况下,杂交湿加松不受松毛虫危害,即使在松毛虫大发生的情况下,也只被吃去针叶尖端部分。防治方法:营造大块状状混交林;受害后在高温高湿天气可放白僵菌、苏去金杆菌,浓度为每毫升1-1.5亿孢子,若加入微量化学药剂可提高药效;人工繁殖散放赤眼蜂,保护和招引喜雀、大山雀、画眉、黄鹂等益鸟,捕吃松毛虫;在发生时可用溴氰菌酯、敌敌畏等药剂喷杀。
    
采脂技术要点
    
杂交湿加松同时具有木材和松脂两种资源。松脂经过加工制成的松香节油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造纸、肥皂、造漆、橡胶、医药、电器、农药、炸药、纺织、选矿、印染等行业,涉及的工业产品达数千种之多,因此,发展杂交湿加松采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㈠采脂前准备工作
    ⒈
开辟采脂林道;
    ⒉
清除碍正常采脂活动的杂草、灌木;
    ⒊
准备采脂的工具:刮皮刀、导脂器、受脂器、竹签等;
    ⒋
采脂林分的选择:选择胸高直径20厘米以上且生长良好的林分进行采脂,一般不要要树木生长不良,针叶枯黄,病虫害危害严重达不到以上胸径标准的林分及物种用途中采脂。
    
㈡松脂采割
    ⒈
常法采脂。杂交湿加松采脂一般采用由上到一开侧沟的下降式采脂方法。新采脂的松树,其开割面一般不得低于2.2米,下一年度采脂紧接上年旧割面的正下文方配置新割面,逐年依次向一采割。五年内要砍伐的松树,可降至1.6米或更低。割面确定后,在树干上用刮皮刀乔出比割面宽4厘米的刮面,厚度不超过0.4厘米,可以看到薄薄的一层光滑的红皮,以不伤内皮为度,然后在割面中央与地面垂直开割1条深入木材宽1-1.5厘米,深约0.5-0.8百米长25厘米左右的中沟,沟槽应外宽中窄而光滑。在中沟的上顶端用割刀割成“√”字形沟槽,开出第一条侧沟,夹角为65度左右,深度为深入木材0.3厘米,侧沟应光滑平直,两边等长互相对称,然后安好受脂器。从4月开始,到11月份结束,通常每1-2天加割一次新的侧沟,下一对侧沟应紧接着上一对侧沟,不留间距,每次开的侧沟宽度应控制在0.2厘米左右,一年采割树干的长度称为割面长度,一般控制在15-20厘米,最长不超过25厘米。割面宽度占树干围粗长度的百分率为割面负荷率,新采脂的松树割面负荷率一般不能超过40%,五年内需要采伐的松树,经林业部门批准,允许扩大到60%10-15天收松脂一次,收集的松脂按不同级别倒入木桶或缸坛中贮存待运松香厂加工。一般一株胸径20厘米的火炬松,18厘米的湿地松平均每年可产松脂2-3公斤。树的胸径越大,生长势好,产脂量越高。采取施肥、垦复等措施,能促进杂交湿加松生长,多产松脂。一个强劳力负采割2000-2500株松树,年采割松脂6-8吨。
    ⒉
伐前采脂,又称强度采脂。只限于1-3年内要砍伐的松林才进行,强度采脂,在技术上加大割面负荷率,降低割面高度,增加侧沟次数,采用化学刺激素,增开割面等,以求在短期内获得量多的松脂。
    ⒊
松树促生增脂剂采脂法。该剂是林业部中南院研制的一种专门用于提高松树产脂量的制剂。具体操作如下:
    ⑴
增脂剂溶液的配制。将1小瓶50克装的增脂剂倒入非金属容器内,掺兑清洁塘水或河水1公斤。兑水后,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要求溶液的pH值在3.5-5.5之间,若pH值大于5.5,须向溶液中渗兑少量装置酸、硝酸或醋酸,使溶液的pH值小于5.5。盛增脂剂的容器一般用竹制、木制、塑料制的容器,不能是金属、玻璃、陶瓷器皿。
    ⑵
喷施方法。在松树割口开好后,把配好的增脂剂溶液装入塑料喷壶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均匀地喷在新开割口,让松树吸收。每次喷施量只要达到割面湿润、溶液不往下流便可。喷施从4月开始至10月结束,每月定期喷施一次,一年喷7次。因故不能喷施时,两次喷施间隔期不能少于10天。喷施以晴天、阴天为宜,不能耐烈日中午喷施。施后24小时内下雨需补施1次。未用完的溶液可注入塑料瓶内,盖紧储存留待下次再用。该种制剂可提高松脂产量20-35%,每亩增加5元投入,可增产松脂25-30公斤,增加收入50-80元,投入产出比1∶10以上,并且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施用方便,操作简便易行,脂农容易掌握,具有推广价值。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9/12/10 14:36:43

http://www.ylzm.com/shownews.asp?id=215

湿地松造林技术


 

回复专家:吴海勇,回复时间:2009/12/10 19:19:06

推荐湿地松,也叫美国松。由于生长快,出油多,管理简单,效益高,越来越受人喜欢。

       经济效益分析】小苗移栽每亩167棵,2*2米,一年生平均树高生长达1米,二年生平均胸径5厘米,树高2.5米;4年生胸径平均达11厘米,7年生胸径达20厘米,年平均胸径生长可达2.8cm,木材平均生长量每亩达12m3;如果种植15年砍伐,木材生长量将达到每亩22m3

    1、木材效益:第10年开始采收松脂,第15年砍伐,可生产木材22 m3/亩,按900元/m3价格计算。
   
    2、松脂效益:第10年时开始采脂,按每亩90株,每株产脂3公斤/年.株,松脂价格4元/公斤(2006年以来价格:4.4到5.4元/公斤),每年每亩生产松脂价值约1000元。这个额外的收入,是其它树种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国际市场的松脂价格有趋升的态势。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12/11 21:00:27

可以种植高脂马尾松或湿加松。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